(原标题:中小企业“办大事”黄埔样本:专精特新企业占广州市47%,首开京津穗经开区“跨省通办”先河)
10月19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新闻发布会在该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先行示范馆举行。
三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发力政策支持、金融服务、审批筹建、知识产权等多个方面,中小企业队伍日益壮大。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黄埔区全区8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8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均是中小企业,80%以上授权发明专利和技术创新成果来自中小企业,2020年实现“小升规”企业达141家。
目前,该区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8家,分别占全市的47%和30%。
助力突破中小企业“卡脖子”难题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集聚中小企业近4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100家,数量稳居全国经开区第一。
据统计,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全区3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发明专利授权量稳居全国经开区第一,荣获中国专利金奖3项、国家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6项。
这些在产业链、供应链上“小而不凡”的企业,成为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的重要载体。
黄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雷敏在会上表示,三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夯实基础补齐“断链”,为中小企业解决“卡脖子”难题提供强力支持。瞄准芯片、半导体、基础工业软件、智能传感器等产业基础薄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后出台了IAB政策、“信创10条”、“智能传感器20条”、“专精特新10条”等政策,每年支持不少于10亿元,从经费、融资、人才、平台等多方面鼓励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从基础工艺、技术、产品“单点突破”,助力关键技术应用创新与产业化。
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禾信仪器”)副总经理黄正旭表示,黄埔区通过联合银行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目前公司已通过资金池获得了银行贷款1000万元。
除此之外,黄埔区还通过不断完善“创业-高企-瞪羚-独角兽-百亿级高企”政策培育体系,建立了一条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路径。
目前,全区认定瞪羚企业413家、独角兽(潜在独角兽)企业22家。在黄埔区孵化-成长-壮大的小鹏汽车、文远知行、亿航智能等已成为全球科技领域的“领头羊”。
黄埔区发展改革局副局长吴捷峰先生介绍,“十四五”期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将建设万亿级产业集群,并高质量打造新型显示、汽车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集成电路四大新兴优势产业链。通过鼓励龙头企业延伸放大核心优势,支持中小企业深耕细分领域关键技术,培育一批成长型科技新贵,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目前,全区集聚航天云网、阿里云?飞龙等20余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和70多家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
优化营商环境为创新护航
全面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离不开一流的营商环境,特别是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降低企业创新成本。
“通过不断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高效有序配置,支持中小企业成为技术创新重要主体。”广州开发区营商环境改革局副局长廖菁说。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在土地管理方面率先试行“带规划方案”出让用地,推行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实行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供应,加快了优质企业的成长速度,降低了发展成本。
开展“摩天工坊”试点是该区创新土地管理的一大亮点举措。目前全区已批摩天工坊项目3个,涉及用地面积10.69万平方米,推动“园区上楼”,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用地成本。
此外,黄埔区率先将区块链、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到政务服务。在全国首推100项智能秒批(核)事项,实现“人工秒批”到“智能秒批”。
由该区推动成立的全国首个经济功能区政务服务改革创新合作联盟已实现与北京、天津经开区268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推出“黄埔区政务雷达”小程序,打造服务多元、全程可视、功能一体的指尖政务生态。设立“一站式”企业首贷、续贷服务中心,建立抢单、兜底、过桥等服务机制,提高民营企业及中小企业首贷、续贷可获得性。全省首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1081家企业通过“免申即享”收到扶持资金4.19亿元。
本文网址:http://www.78099.cn/gulouqu/354722.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河南开封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