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信息网

后疫情时代下旅游产业元宇宙——路径篇

(原标题:后疫情时代下旅游产业元宇宙——路径篇)

一、引言

根据中国国务院于2021年12月22日发布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显示,未来中国旅游产业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将“强化自主创新,集合优势资源,结合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深化“互联网+旅游”,扩大新技术场景应用。特别是在新技术应用与创新发展方面,加快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及5G、北斗系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应用普及,以科技创新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大力提升旅游服务相关技术,增强旅游产品的体验性和互动性,提高旅游服务的便利度和安全性。鼓励开发面向游客的具备智能推荐、智能决策、智能支付等综合功能的旅游平台和系统工具。推进全息展示、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智能终端、无人机等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推动智能旅游公共服务、旅游市场治理、“智慧大脑”、交互式沉浸式旅游演艺等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

2021年是元宇宙的元年,元宇宙的3D沉浸式体验、全数字化多维虚拟空间、虚实共生的数字生态等特点,与旅游业的现状形成融合的互补效应,因此一经问世,就受到国内外旅游业的关注与追捧。2022年2月,迪士尼公司CEO Bob Chapek表示,元宇宙是迪士尼首要考虑的战略之一;2021年11月18日,张家界元宇宙中心在武陵源区大数据中心正式挂牌,张家界成为全国首个设立元宇宙研究中心的景区,揭开元宇宙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大幕;国内首家元宇宙主题乐园深圳冒险小王子元宇宙主题乐园将落地深圳光明小镇;2021年11月海昌海洋公园携手Soul App打造的“海底奇幻万圣季——打开年轻社交元宇宙”主题活动圆满落幕;北京的环球度假区、张家湾、大运河景区等都将引入元宇宙应用场景,希望借助全球最大环球影城产业资源,联合周边文旅地产,共同打造体验式、沉浸式商业,形成顶级商圈。

但元宇宙与旅游业的结合,绝不仅限于利用VR、AR等3D渲染设备实现景区项目的宣传和推广,而是需要利用元宇宙多维的数字虚拟环境、开放式的文创生态、独一无二的数字资源,构建一个可广泛存在,并自由发展的旅游虚拟世界。结合我在上一篇《后疫情时代下旅游产业元宇宙——思变篇》中提到非接触旅游典型特征,即:实时性、空间感、沉浸感、定制化、3D渲染、动态交互等,实现在景区、纪念品、虚拟人物、游戏空间等全方位的产业创新。

二、打造景区沉浸式数字虚拟旅游空间

1. 打造元宇宙数字化自然生态空间

近年来,中国生态旅游持续升温,是以森林、草地、湿地、海洋等资源优势为依托的休闲旅游方式,是旅游发展的新潮流。生态旅游主要依托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等自然生态景区,开展观鸟、徒步、自行车、自驾、野生动物等全域大面积的旅游活动。

进入21世纪后,科技与生态旅游不断融合使旅游更加趋向智能化和智慧化。生态旅游景区可利用数字技术准确统计和预估旅游人数,实时掌握客流、路况等动态,提高生态旅游景区的管理能力以及游客的满意度;数字技术也可用于旅游过程的无缝连接,为游客的出行提供了方便,为游客提供个性化和深度体验服务。中国首个未来景区样板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把“科技+生态旅游”作为未来景区建设规划战略,其中智慧票务、智慧导览、智慧景区大脑都率先在此落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希望能够通过人工智能实现景区智能管理和数字化经营,通过实时监控等手段对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客源地分析、客流监控、实时路况等,游客则可通过扫码购票后刷脸入园,并能通过官方App预订酒店、购买美食、查看电子地图和旅游攻略,从而实现个性化行程定制。

但以西溪湿地为代表的景区数字化和智慧化优化,仍然是以接触式旅游为景区运营根本。而新冠肺炎疫情从暴发到现在也有2年多的时间了,目前还未有丝毫消失的迹象,常态化防疫的现实,逼迫景区需要开展更加深入的非接触旅游的数字技术探索。在后疫情时代,寻求旅游新经济模式,非接触旅游将是接触式旅游的一种有效补充,游客可先通过非接触旅游对旅游活动预热,游客在家即可首先感受身临其境、沉浸式的旅游体验,可以低成本、安全和快速地感受景区知名景点带来的震撼享受。

元宇宙为非接触旅游提供了景区数字孪生建模、3D渲染、全息成像等多种技术手段和“随叫随到”、沉浸式的旅游服务体验。景区自然生态景观可利用卫星遥感、卫星成像、地图、现场测绘和GIS等技术采集和生成基础景区地理3D信息模型,对于树木、草坪、水体等大量由相似自然物体组成的大面积自然景观,可对单一自然物体详细建模,再用AI技术自动补充剩余物体对象。之后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在元宇宙景区节点中生成生态景区数字孪生体,景区数字孪生体是由多个景点数字孪生空间构成,自然生态数字空间可采用从点到线,到面,再到立体空间的构建顺序,逐渐完善景区数字空间的模型。构建后的数字孪生空间通过元宇宙景区节点延伸到其他景区空间,最终形成景区相互连接的3D数字空间网络。

景区3D数字空间的建成可作为接触式旅游的补充,为游客提供低成本、便捷、身临其境、沉浸式的非接触旅游体验,游客可通过家庭头戴显示设备或全息影像投影实现景区全方位360度的参观游览。

2. 打造元宇宙数字化博物馆

博物馆是保存人类文明历史发展进程的殿堂,是人类璀璨文明的见证。近年来,随着“文化热”的兴起,博物馆旅游已成为文化旅游的新热点。为更好地服务游客,博物馆也尝试采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博物馆新媒体文化宣传和门票预约活动,推出了博物馆官网、微信、微博、短视频、App等众多互联网交互媒体平台。以上海市为例,140家博物馆中,有71家博物馆开设网站,132家博物馆开设微博、微信公众号,20家推出数字全景展厅。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2019年我国博物馆的参观人数从32715.6万人次增加到114669万人次。2018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山西博物院以及广东省博物馆就集体入驻抖音,并且合作推出“博物馆抖音创意视频大赛”,通过一系列新媒体技术,将当下最受欢迎的流行元素与国宝进行有机地融合,让博物馆文化走进年轻受众。

新冠肺炎暴发后,受到疫情影响,旅游产业受到沉重打击,博物馆也不例外。目前已有多家博物馆推出线上VR展厅、“博物馆云春游”和“在家云游博物馆”活动,模拟实景参观,让游客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线游览。同时,有的博物馆通过数字图像采集、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博物馆文物数字化扫描、归档和云端永久保存。2019年故宫博物院和腾讯签署合作协议,通过利用“数字化+云化+AI化”完成文物的采集、存储、展示等活动,助力建设“数字故宫”。

利用新型数字技术挖掘博物馆海量文物资源的数字价值,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品,目前已得到业界广泛认可。但在具体数字化路径方面由于受限于技术条件,往往只重视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展文创产品销售渠道,扩大自身影响力,而忽视博物馆的数字化和文物的数字化本身已经形成全新的旅游数字经济。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对于博物馆而言是一次重大的突破,科技不仅改变了博物馆藏品的展陈方式、消费者的体验方式,而且让博物馆成为数字藏品的版权所有者,可以促进数字藏品的交易与民间收藏。

元宇宙为博物馆提供了数字孪生空间构建和数字藏品发行的技术和网络基础。通过3D激光扫描和视频动态成像技术可构建博物馆室内的动态数字孪生。不同于目前常用的静态室内空间建模看到的静态图片,动态数字孪生可为游客呈现7*24小时实时在线的真实动态3D图像,游客可利用3D眼镜、头戴显示设备、全息投影设备等,以第一人称视角参观动态的博物馆展品。

同时,针对博物馆收藏品可构建1:1数字孪生文物,即:数字藏品。文物是人类历史文明遗留的瑰宝,禁止交易,但其数字复制品则属于文化创意产品,通过交易不仅可活跃文创产品市场,还可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意义,提高全人类对自身文明的认知。不同于直接对文物拍照、绘画或1:1的物理复制,元宇宙下的数字孪生文物通过区块链NFT技术(非同质化代币),根据文物历史文化标记、物理属性和外观特点的数据,构建具备文物唯一属性的数字藏品,实现数字版权和所有权的分离,数字版权将与文物实品实现1:1的锚定,所有权则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拍卖和交易。数字藏品作为全新文创产品,可在元宇宙网络内实现其价值转移和升值,博物馆作为元宇宙的一个节点将为数字藏品提供真实性验证和价值评估服务。

3. 打造元宇宙数字化文化演艺空间

根据《2019年演出行业洞察报告》,2019年我国演出票房突破200亿,同比增长7.29%,其中旅游演出票房增速最快,同比上升9.58%,票房收入达到73.79亿元。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型声、光、雾、电等新型特效技术的应用,旅游演艺也由旧有的镜框式舞台表演、实景演出,发展到现在的沉浸式演艺模式。新技术改变了以设备和宏大场面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演艺,形成了以内容创新、创意以及新技术为核心的文化演艺,例如:“印象”系列、“山水盛典”系列、“又见”系列、“千古情”系列等情景体验剧。

作为2018《魅力中国城》年度魅力旅游演艺项目的《又见敦煌》,它就采用“走入式”情境剧场演出技术,通过剧场的舞美设计、技术操控和多维空间的立体表演,叙述敦煌千年的历史,将观众一下子带入敦煌的千年历史轮回中。另外,杭州宋城景区打造的大型高科技时空秀《古树魅影》通过采用先进的声、光、雾、电等科技手段营造出360度全景剧场,为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冲击力,增强了现场的体验感。

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演出行业遭受巨大的打击。但同时也在倒逼旅游文化演艺行业加快新技术、新创意和新模式的应用,例如: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云演艺”“微演艺”等方式。但显然只是改进表演观看的渠道,而不优化观众的体验,是达不到沉浸式演艺模式的要求。

元宇宙与文化演艺的融合,主要表现在利用元宇宙多维数字空间的延伸性,身临其境的内容呈现方式、角色互换的观看体验上。多维数字空间的延伸性是指现实向虚拟空间的延伸,当前向历史和未来空间的延伸,天地之间的空间延伸等,演出可跨越了舞台束缚,在元宇宙的虚拟空间内营造更加真实的演出环境。身临其境的内容呈现方式是利用元宇宙3D渲染技术和VR、全息投影等技术,将表演的声音、景色、3D画面投放到观众跟前,利用情境、气氛、沉浸的体验让观众身临其境地融入故事中。角色互换是在演出表演中,观众可以数字虚拟人物参加到表演当中,观众可以作为演员不只是观赏者,真正让观众实现角色互换。

元宇宙与文化演艺旅游深度融合将形成全方位、多立体、互动沉浸式体验旅游演出,将极大地刺激了观众的感官,成为文化演艺旅游的主要发展趋势。

三、打造景区数字纪念品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国内的景区出口也被设计为必须从景区纪念品中间穿越而过,且无论自然景观、非物质文化还是博物馆等都先后效仿。景区纪念品作为景区旅游产品的附属产品,是具有一定景区本地特色和纪念意义的商品,也称为景区商品。但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电商的普及,景区纪念品无论从设计、质量还是价格都毫无优势,游客对景区纪念品商店也望而生畏。

1. 传统景区纪念品市场现存问题

  • 纪念品普遍雷同,缺少景区独特性

由于缺乏纪念品定制化设计、生产机制,也缺少基于纪念品的经济模型研究。目前中国景区纪念品市场的产品设计普遍雷同,缺少景区特有的生态、文化属性。例如:在四川峨眉山景区买到的手串、佛珠、木梳等纪念品,在山西平遥古城也能买到。纪念品市场采用规模化和集约化设计和生产模式,大部分生产地都集中在江浙一带,而批发市场主要来自义乌,景区只是简单地采购、贴牌和销售,缺少对景区独特性的价值经营。

  • 价格混乱,普遍价格偏高

即便景区将纪念品店设在游客休息点、出口等必经之地,大部分人也只是看得多买的少、匆匆而过、避之不及。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和电商经济发达的今天,一个纪念品的价值几何,通过手指轻轻触动就能获取。而景区内的纪念品一般比电商贵1.5倍-2倍以上,且定价规则不透明,比较随意。归其原因,核心是除去纪念品采购成本、店铺租金、人工成本后,销售价格与电商相比并无优势。

  • 普遍粗制滥造,质量堪忧

目前景区的运营模式本质上主要还是资源利用型产业,而不是产品创新型产业。纪念品作为景区旅游产品的附属产品,更多的是直接采购、贴牌和销售,而且中国大多数观光型旅游景区,属于“一次性”游览,重游率低于10%,游客去了一次以后几乎不会再去第二次,为此纪念品的质量也就不是景区运营者关注的核心问题。

2. 利用元宇宙建立社会化纪念品设计制作网络

元宇宙作为一种数字平行世界,可通过价值互联网将社会参与者组织在一个高可信、价值对等互换、去中心化的交易网络中。景区运营者可加入元宇宙并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将景区特色生态农户、旅游博主、独立设计师、小商品制作厂共同组织在元宇宙网络中。景区运营者提出特色纪念品设计、生产、采购需求,独立设计师根据景区本地特色材料、景物等开展设计,版权归设计师所有,所有权归景区运营者;小商品制作厂商可根据设计图纸开展生产加工,加工材料可由景区特色生态农户提供;生产好的纪念品可由旅游博主开展数字化营销。整个过程多方参与者可通过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手段,将投入与应得收益写入账本中,景区或旅游博主每销售一件纪念品,所得收益将按照多方参与者预定比例依照智能合约进行实时分配。在元宇宙中,各方付出与回报更透明,更具备合作意愿,“共建共营”的纪念品设计、制造、发行流程,为每位旅客提供独一无二的商品,通过集众人之力解决景区纪念品在独特性、价格和质量方面的困扰。

3. 打造基于NFT的数字纪念品

2008年区块链技术的诞生,为数字艺术品提供了发展条件。区块链在分布式网络中利用密码学、账务、交易模型的综合应用实现了一种低成本、开放的交易真实性验证机制,例如:比特币的UTXO模型,每一单位的UTXO都能追溯其真实来源、持有和交易历程,这种特性使去中心化的资产验证成为可能。早期的区块链技术主要服务于货币和金融领域,近年来开始向艺术品、供应链、公共服务等领域扩展。

2021年3月,佳士得拍卖行6900万美元成功拍卖了数字艺术家Beeple的一幅NFT作品《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震惊全世界。NFT全称为Non-Fungible Token,指非同质化代币,是用于表示数字资产的唯一加密货币令牌,可以买卖。世界上第一个NFT项目是2017年6月23日推出了CryptoPunks项目,CryptoPunk是由24x24像素、8个比特组成的不规则数字艺术图像集合。大约有10,000个,每个都有自己随机生成的独特外观和特征。Dapper Labs团队受到CryptoPunks的启发,在以太坊发布了专门面向构建非同质化通证的ERC721通证标准,并在2017年10月推出了一款叫做CryptoKitties的加密猫游戏,顿时火爆数字货币圈,一度拖垮以太坊网络。NFT的价值在于其独特性、唯一性和低成本的可识别性。

景区的纪念品产业可以利用NFT技术,发布基于景区独有资源与旅客购买纪念品那一刻的时空属性和游伴数字身份等属性的混合数字纪念品。数字纪念品可以发布到元宇宙数字化艺术品网络中,景区拥有数字纪念品的版权,而游客通过购买获得其所有权。由于景区数字纪念品通过NFT拥有独一无二的属性,加之拥有景区独有资源的稀缺性和游客参与体验的独特艺术效果,使景区数字纪念品拥有艺术增值空间和投资作用。游客可通过二级市场拍卖或者交易自己的数字纪念品,从而使景区纪念品可以自由交易和收藏,景区利用密码技术,负责验证每个发行纪念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纪念品的NFT数字化,使景区在元宇宙数字空间内拥有发行和销售数字化纪念品的技术基础,从而扩大纪念品市场的规模和活跃度,NFT发行的低成本和真实可靠保障,使景区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旅游主产品的提供和保障上,而NFT的收益即便是在类似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也可以更持续更稳定。

四、打造数字化景区虚拟人物

2016年11月29日,第一个知名虚拟人物“绊爱(Kizuna AI)”在YouTube上出道,并开创了虚拟YouTuber人物先河。“绊爱”是通过动画技术构建的一个动漫人物,凭借其二次元呆萌的人设,一度火爆全网,出道一年YouTube订阅数就突破100万。但在其是否真实使用AI技术方面一直被诟病,更由于“绊爱”只是一个虚拟形象,其活动仍然受大量“中之人”、运营团队等真人控制,同粉丝的互动没有自主响应,缺少反映其人设的真实灵魂,随着时间的推移粉丝新鲜感褪去,其影响力就大打折扣。2021年12月“绊爱”在出道5年后,最终还是以退场收尾,在“绊爱”出道之后涌现大量类似的虚拟YouTuber、虚拟UP主,但也无法解决“绊爱”留下的问题。“绊爱”给我们的启示是虚拟人物不能一直停留在虚拟形象打造上,如何建立虚拟人物独特的思想和自主行为,才是其长久生命力的保障。虽然“绊爱”最终以“停更”告终,但在YouTube、B站等视频网站上,有更多的虚拟人物不断涌现。受到她们的启发,其他产业开始关注、重视虚拟人物的IP形象应用。

目前越来越多的旅游景区看到虚拟人物在景点IP营销上的趣味性、新鲜感、粉丝经济和视频流量等方面的优势,分别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虚拟人物。

2020年07月13日,“城市数字IP形象直播展示暨城市虚拟直播间项目”在浙江杭州启动。启动仪式中推出了虚拟IP形象:“白素素”,这一形象以古代传说人物白素贞为原型,结合城市地方特色,并赋予其新时代下新的人物定义,欲将其打造成为城市旅游代言人。

2021年10月2日,在青岛会展中心举行的青岛动漫节·DC26幻梦动漫游戏嘉年华现场,作为青岛动漫节的形象代言人,虚拟偶像“海萌姬”,与“动漫岛”签署合作协议,正式进驻“动漫岛”平台,岛城动漫产业领域两大IP联手,将合作开拓文旅市场。

2022年1月31日,山西省晋城市国家5A景区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的虚拟数字人物,以线上拜年的方式与大众见面,视频中虚拟数字人在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景区前,灵动起舞、动作优美,最后通过拜年的方式和大家打招呼。

景区旅游虚拟人物一般根据景区人文、历史、地域等特点,通过动画设计出虚拟2D或3D的人物形象,并采用视频特效制作和剪辑技术,实现虚拟人物在景区真实场景下的动态表演。由于目前常见的景区虚拟人物还只是一个类似“绊爱”的虚拟形象,一般只能配合景区运营活动,以动画、视频等方式向游客介绍景区景点和相关历史文化背景,实际产生效果有限。元宇宙网络的兴起,为将旅游虚拟人物从一个IP形象升华到有灵魂、性格饱满、有自主意识的虚拟人提供了技术基础。元宇宙下的虚拟人物,不再仅是景区的营销工具,她具备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人们可在元宇宙城市、交通、生活等多维数字空间发现她的生存轨迹,虚拟人物的设定将更饱满,更真实;元宇宙下的虚拟人物将采用全新的3D渲染技术,人们与她的互动可在真实环境下,而非仅限于视频或电视;元宇宙下的虚拟人物利用网络内海量的人格脱敏数据和AI算力,可实现更贴近人性的人物性格塑造,可与人们开展亲切自然的对话和行为反馈。

元宇宙为旅游虚拟人物提供了一片广阔的性格塑造沃土,使人物真实和自然,更贴近生活,基于元宇宙的虚拟人物价值将超越景区本身,可在其他领域扩展其应用场景。景区提供人文、历史和地域属性,使人物背景更丰满,而其应用则可在元宇宙广泛的数字空间内按需流动。

五、打造景区虚拟游戏空间

游戏与旅游本是互不相关的话题,但随着游戏3D渲染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游戏地图和环境追求极度地逼真。以微软模拟飞行2020游戏为例,其本体地图数据有2PB大小。据不完全统计,地图囊括了200万个城市、4万8千个机场、15亿栋建筑物、1兆5000亿棵树木,以及最高至海拔6万5000英尺的气象信息。

大量冒险类、模拟类、射击类等游戏,普遍依赖更加真实的地理环境,对真实环境的扫描、建模已经是游戏地图和环境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指环王》系列电影带火了其取景地新西兰的旅游;一部《阿凡达》则带火了湖南张家界旅游。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活动与旅游景点有天然的契合点,很多电影与景点都共同打造IP。目前,游戏也已从过去以生涯系统为核心的升级活动进化为以沉浸式体验为主的艺术活动,游戏越来越需要体现真实、人文、历史和地域的环境体系,而旅游景点则具备这样丰富的IP资源。

旅游景点在元宇宙中可以成为一个数字化孪生节点,通过一次性数字化建模,可多次向游戏服务商提供数字地图和真实环境渲染服务,景区可将景点的历史、人文、地域与物理空间结合打造数字化IP,向游戏服务提供构件化、按需组装的游戏背景服务。在具体实现上,对于自然生态景观景点可先使用卫星遥感、卫星成像技术构建数字化景区地理全貌框架,对景区内的个别树木、小溪、道路做抽样的3D激光、视觉扫描,再用AI图像填充其余部分;对于建筑物、成名景点进行逐个实例化3D建模,构建室内数字化空间和物品模型。对于人文景观,可利用元宇宙庞大的时空模型,反向模拟和推演人文景观过去的历史演变轨迹,配合历史虚拟人物的塑造一个更加丰富饱满的人文数字景观环境。

由于前期数字空间建模需要花费大量成本和技术积累,景区可与游戏公司合作共同开发游戏空间IP,数字化游戏空间可作为通用游戏背景资源,有偿提供给其他游戏使用,游戏空间IP可在多个游戏间实现情节衔接,从而从游戏人文、历史、地域等故事背景上扩展元宇宙游戏的耐玩性、趣味性和逻辑严谨性。就像“漫威宇宙”中逻辑自恰的背景情节设置一样,在有限的景点资源之间建立跨区域的游戏元宇宙,将使更多的游戏情节设计实现逻辑自恰。

六、小结

旅游从本质来讲,既要体现“旅”的外出含义,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又要实现“游”的游览、观光、娱乐含义。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实质上也是希望看到、触到、感受到与自己生活空间完全不一样的异域体验。而“元宇宙+旅游”就是通过三维建模、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非接触旅游的一种技术路径。它不仅改变了人们对旅行的全新认识,而且更好地满足了用户的消费需求。

在下一篇《总结篇》中我将继续总结在元宇宙环境下非接触旅游发展的意义,并澄清元宇宙理解上的常见误区。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黄 锐 发表,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网址:http://www.78099.cn/gulouqu/393991.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河南开封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