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庆:实施“智融惠畅”工程 2023年重庆金融业增加值2591亿元)
1月23日,从重庆市委金融办获悉,2023年,重庆金融业通过启动实施“智融惠畅”工程,着力提升金融集聚辐射、服务实体经济、数智创新、开放引领、风险防控等关键能力,行业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服务质效显著提升,改革开放创新争先进位,支柱地位更加突显,支撑现代化新重庆跑出“加速度”。
截至2023年末,重庆金融业增加值2591亿元,占GDP比重8.6%;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5.36万亿、5.67万亿元,同比增长8.0%、9.8%;全年新增上市企业10家,境内IPO上市公司数量排名西部第1;全市打非工作考评居全国前列,银行业不良率1.18%、较年初下降0.24个百分点。
重庆金融业2023年交出高分报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打开新局面。靓丽成绩单的背后,重庆做出了哪些努力?重庆市委金融办作了专题解读,并首次抛出了“智融惠畅”工程的实施路径。
以“智”促转 打造富有重庆特色的数智金融平台
对于如何以“智”促转,重庆的思路是,不断提升金融数字化、智慧化运行水平,加快金融领域数智化转型,实现数字金融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围绕推动融资畅通、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慢、打通信用数据“孤岛”,联合搭建“渝企金服”“渝快融”“渝普金链”“长江渝融通”“金渝网”等数字化融资服务平台,通过归集多维度数据和服务推送,引导50万家企业注册使用,提供特色金融服务的产品1340个,累计助力30万家中小企业获得信贷,初步奠定信用大数据赋能金融发展的基础。目前,按照市委“三个一批”要求,正在推动数智化金融运行体系立柱架梁,迭代升级“经济·地方金融综合监管”应用,开发建设“经济·数智金融服务”应用,推进各类金融服务平台多维集成、多跨协同,谋划全市企业上市服务“一件事”创新应用,最大程度激发金融对经济稳进增效的乘数效应。
此外,重庆国家金融科技应用和金融标准化创新试点成效明显,金融科技公司实现量增质升。如,过去1年新设重庆渝银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电信翼金科技有限公司、重庆众先安行科技有限公司3家金融科技公司,加快形成以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中保保险资产登记交易系统、中再巨灾保险管理公司等功能载体为核心的金融科技发展高地。
以“融”增效 助力现代化新重庆迈出新步伐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金融“活”与“稳”的前提是要“融”,即与国家重大战略、现代化产业体系、乡村振兴等融合发展。在介绍如何以“融”增效时,市委金融办指出,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重庆肩负的重大使命。
据介绍,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谋划构建西部金融中心“四梁八柱”,市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情况报告,市政协六届四次常委会听取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进展情况汇报。成功在京召开金融系统座谈会,围绕5大核心能力、6项目标任务、7个重点体系形成“智融惠畅”工程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统筹推动36项赴京对接事项和21家金融机构总部战略合作协议取得实效,落地一批重大政策、功能总部。成渝合作共建实现突破,挂牌运营双城信用增进公司,合力推动金融政策、项目落地,金融机构、产权市场合作成效显著,金融股权互投规模超过160亿元。
服务产业体系方面,联合召开金融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会,实施支持“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科技型企业融资、乡村振兴等政策措施。2023年末,制造业中长期、科技型企业贷款、涉农贷款分别增长24.1%、28.8%、9.8%。牵头发起重庆金融助力农村致富带头人行动计划,累计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发放贷款27亿元。
推进改革试点方面,加快建设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推出地方绿色金融标准12项、特色金融产品330余款,绿色金融能力建设经验被写入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报告、成为全国典型范例。深入推进中西部首个区域性股权市场改革创新试点,获批开展“专精特新”专板、认股权综合服务等试点。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数字人民币等试点有序推进。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纳入申报辅导程序。
扩大金融开放方面,中新金融开放合作提档升级,有力推动中新金融5大方面17项重点合作事项。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金融服务联合体,出台金融支持“渝车出海”系列政策,全年实现跨境融资17亿美元、增长21.8%,中新项目累计实现跨境融资超200亿美元。成功举办第五届中新金融峰会,签约项目90个、合同金额达1110亿元。
推动直接融资方面,企业上市工作可圈可点。例如,将“建立企业上市助推机制”纳入2023年全市加快实施的15项重大改革项目之一,印发《重庆市企业上市助推机制改革暨“千里马”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7年)》,迭代升级“科创资本通”平台,做大市级拟上市企业后备库,新增536家入库企业、总数达1014家。新增上市企业10家,实现区县国资对外收购上市公司的先例,上市企业数量达到99家。首发融资120.7亿元,同比增长191%。
此外,重庆还发挥产科金平台功能,推动组建2000亿产业投资母基金,优化母基金运作机制,设立30亿元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基金、30亿元渝津联动基金等二级母基金。打造私募基金发展高地,建设私募基金综合研判会商系统,举办2023重庆创投大会、创投支持重庆发展座谈会,全年新增投资金额215.6亿元、同比增长40.4%,累计投资金额2406.7亿元。
以“惠”为民 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普惠金融体系
如何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中小微企业,向基层群众精准服务,同样是业内外人士关心普遍关心的问题。“过去1年,我们大力构建普惠金融体系,为的就是以‘惠’为民。”市委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据介绍,推动金融政策向中小企业倾斜,加大货币政策工具运用,2023年前三季度,重庆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714亿元,同比增长16.8%。同时,加大监管政策引导,要求大中型银行小微企业内部资金优惠力度不低于50个基点,推动银行将普惠金融业务考核占比提升至10%以上。创新服务下沉机制,建成36个首贷续贷中心和500个金融服务港湾。
从成效上看,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连续6年保持“量增价降”。加快贷款投放,近3年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年均增长25.4%,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4.5个百分点。2023年全年新发企业、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94%、4.24%,同比下降0.28、0.33个百分点。普惠医疗保险“渝快保”保障人数突破620万人。
此外,重庆还加大财金政策联动,搭建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立担保、再担保、国担基金、银行“4:2:2:2”风险分担机制,出台协同贷款贴息、担保费补贴、资本金补充等政策。在全国首次发布融资担保行业“四库全书”,搭建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出台协同贷款贴息、担保费补贴等政策,政府性融资担保费率仅0.88%。
以“畅”触达 全面升级重塑金融服务生态
据介绍,为打通金融资源配置梗阻壁垒,促进金融配置的高效直达便捷,重庆还积极推动以“畅”触达,共有4大做法实现了“首次”。
例如,为推动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融资便利度提升,重庆首次制定《关于促进重庆市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提高融资便利度的指导意见》,首次发布《重庆市紧缺性数字金融人才目录》。
同时,重庆创新金融服务下沉机制,建立金融链长、金融顾问、产业专家库3项新机制,分类梳理重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等名单,量身定制进企入户金融服务方案。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首次发布重庆金融创新产品、金融服务民营小微企业优秀案例、《数字金融创新产品手册》等。
再如,首次开展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整治,净化信贷市场环境。组织开展部门联合现场检查,推动发布《贷款类广告发布工作指引》《整治贷款中介乱象·银行从业人员十个“不得为”》,清理处置网上非法贷款中介信息720余条,贷款中介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用户投诉量下降53%。
总体来看,过去1年,重庆坚持问题导向,以净化信贷市场环境、提高融资便利度、推动金融产品创新为抓手,畅通金融资源配置,持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无还本续贷、中长期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32.9%、41.1%、22.6%。(CIS)
校对:冉燕青
本文网址:http://www.78099.cn/gulouqu/432555.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河南开封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