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新闻网

关于地方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建设运营的思考

(原标题:关于地方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建设运营的思考)

12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采取市场化方式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其中提到,构建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以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为导向,在依法依规、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动市场主体注册登记、行政处罚、司法判决及执行以及纳税、社保缴费等信息共享,助力银行提升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

紧随其后,12月16日,据蚂蚁集团微信公众号,蚂蚁集团旗下的芝麻企业信用推出全国首个中小企业立信平台,超400万中小企业成为平台的首批入驻者。

其实在此之前,各地已经试水建立了依托政务数据的中小微普惠金融服务平台。较为典型的有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安徽省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广东省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粤信融)、北京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川渝金融信用信息综合服务专区等。

一、地方普惠金服平台的共性特征

上述地方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具有诸多共性特征。

从成立初衷来看,各地政府为,缓解区域内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特别是疫情期间落实六稳六保),充分发挥政务大数据价值(主要包括工商、税务、司法、社保及公积金等),通过搭建普惠金服平台,一端汇聚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的贷款产品,一端面向中小微企业提供申贷入口,平台通过掌握的企业信用信息和银行产品信息,做居间撮合匹配,以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提升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可得性。

从牵头或主管部门来看,一般是省级地方金融管理局牵头,当然也有地方人行或银监以及大数据局等多部门参与推动。此外,发改部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信易贷”平台,本质上也是一个普惠金服平台。一些省份不仅有省级普惠金服平台,还有地市级平台;不仅有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还有农村金融服务平台等。

从平台运营主体来看,一般是政府部门指导,由地方国有企业承建运营。如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运营主体为苏州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安徽省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运营主体为安徽省征信股份有限公司等。值得关注的是,随着930征信新规发布,企业征信备案广受关注。考虑到地方普惠金服平台的运营,离不开大数据处理能力,不少地方普惠金服平台的运营主体,同样是省内已做企业征信备案的地方企业征信服务公司。譬如,安徽省征信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安徽省政府主导成立并通过人民银行备案的全国首家省级国有控股征信机构,相似的还有青海省征信有限公司、江苏省联合征信有限公司等。由国有控股的省级征信公司运营普惠金服平台,既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又能保证数据处理的合规性。

从平台属性来看,地方普惠金服平台一般具有公益属性。这也是一般由地方国有企业(特别是省级征信公司)运营的重要原因。但如何实现从公益性向可持续运营,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后文详细展开。

地方普惠金服平台的建设,既是政务数据化趋势下,发挥政务大数据便民利民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以信用信息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创新举措,让信用生成价值。

多省份的平台运营实践证明,搭建地方普惠金服平台,对于打通政府各部门政务数据、激活数据价值、降低银企信息不对称、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地方普惠金服平台运营面临的挑战

尽管平台运营成效初显,但在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平台对大数据等技术的运用依然不足。前述所讲,平台一般由地方国有企业运营,但国企本身的技术实力、数字化水平等并不高,既熟悉金融业务,又具有科技能力的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相对缺乏。此外,部分省级征信公司成立不久,自身基础尚显薄弱,因而普惠金服平台,不论是在服务流程还是对于大数据的挖掘利用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从服务流程来看,目前地方普惠金服平台大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运营。即中小微客户通过网页、微信公众号及小程序等提交注册申请信息,平台审核后,推送至入驻平台的银行客户经理,客户经理再与客户详细对接联系。基本是线上撮合,线下放款,再线上登记,处于一种半自动化的状态。当然,也有平台实现了全自动化审批,但相对较少。

从大数据价值挖掘来看,部分地方政府通过设立大数据局,打造数据中台,打通了政府相关部门的数据,但受限于数据隐私和保密等因素,以及跨部门协调(特别是涉及税务、海关等),对数据的挖掘和利用还不到位。数据的标准化程度、数据对银行信贷(贷前审批、贷中监测、贷后预警等)的价值、数据模型的加工处理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优化空间。

二是部分地方的普惠金服平台存在重复建设以及市场化运营的问题。一方面既有发改部门推广的信易贷等平台,另一方面,还有金融监管部门推广的相关产品和平台,以及省级和地市的平台、综合金服平台与农村金服平台等。尽管各平台定位有所不同,但其本质区别不大,都是为了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政出多门,但殊途同归。而各个平台的推广,又大多缺乏市场化策略,仅靠政府和监管部门强力推动,真正落地实效可能不尽人意。能集中各方面力量,通过市场化机制,运营好一个平台,已是殊为不易。

三是金融借贷的逆向选择,与普惠金服的服务初衷,可能存在偏差。如前所述,地方普惠金服平台的成立初衷,是为了缓解中小微融资难融资贵,希望通过搭建平台,为难以获得融资服务的中小微企业提供申请入口。但金融借贷又存在逆向选择问题,即越是信用资质较差的客户,越难以得到金融服务或需要付出较高成本。在两增两控等小微指标之下,各大银行已是绞尽脑汁的营销拓客,平台的运营能力(不论是线下营销队伍还是数字化营销能力)难以与各大银行相比。而且不少银行也通过政府大数据平台获取到工商司法等涉企数据,银行还从外部接入了不少数据征信公司,数据源可能比普惠金服平台本身还要丰富。因此,到平台注册申请的客户,推送至银行,存在不符合银行准入的情形,这就与平台成立的初衷相背离。

四是平台所依托的政务数据,更多是一种替代数据,而非适用于金融领域的借贷数据。这种政务替代数据在金融风控中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值得商榷。而且各地政务数据标准化程度不同,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数据对接过程中,亦存在诸多问题。此外,数据的质量和真实性,也值得关注,毕竟工商社保等大数据主要来源于企业自主申报。

五是平台的定位问题。既要保障公益性,又要考虑可持续运营。即便是由地方国企运营,但地主家也可能没有余粮。如何探索实现平台的可持续运营,是一个非常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平台如果没有互联网流量获客和运营能力,无法充分发挥政务大数据对金融借贷的价值,一端没有相匹配的客群,一端无法满足银行数据需要,就容易陷入鸡肋状态。

三、地方普惠金服平台可持续运营的建议

一是从九龙治水到力出一孔。依托省级企业征信公司,将企业征信服务与平台可持续运营相结合,同时整合地市平台、农村金服平台以及信易贷平台等,形成一个平台多种服务,构建统一入口、多元服务的综合平台。

二是强化市场化运营。吸引兼具金融和科技双重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以及互联网运营人才等,开展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化运营,特别是在大数据精准获客方面,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形成错位竞争和差异服务。平台自身通过数据分析,对申请企业情况进行一轮筛选,对申请客群进行分层分类经营和撮合匹配。

三是强化大数据技术运用。通过对政务数据进行标准化整合处理,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基于大数据的联合建模和数据分析应用。同时将平台真正打造为全流程线上化的服务平台,优化客户体验。

总体而言,地方普惠金服平台必须在公益基础上考虑可持续运营的问题。普惠金服平台是科技赋能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缓解中小微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创新。尽管当前实践中存在部分问题,但通过持续探索创新,前景值得期待。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李林鸿 发表,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网址:http://www.78099.cn/gulouqu/74704.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河南开封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